欢迎访问江苏华东有色深部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要闻

挥汗伊犁河谷探油气——伊宁凹陷时频电磁剖面测量工程项目纪实

发布日期:2023-07-05 浏览: 分类:
  骄阳似火的六月底,正值新疆穆斯林群众欢度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江苏华东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承担的“伊宁凹陷时频电磁剖面测量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野外施工,本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承担的《全国油气重点调查区域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的二级项目,主要目的是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调查区伊犁盆地开展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和资源潜力评价,力争实现油气重要发现或突破。该项目对于支撑伊犁地区建设成为亿吨级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深远战略意义。
  项目工区位于祖国边陲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塞外江南"的美称,这个季节的伊犁,正值旅游高峰期,到处都是茂盛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青山绿水环绕着整个伊犁河谷,工区内大片种植的薰衣草也迎来了开放的季节,整个大地变得更加浪漫。
  一、标准化施工保证质量
  本次研究区伊宁凹陷,目的层埋深达8000多米,为了满足勘探深度和精确识别目的层,项目组光是前期采样周期模拟就开展了近十次,工前更是开展了多次的采集参数试验,获得了适合本区的采集参数,为了勘探到本次的目的层,本次单点采集时间比以往足足延长长了一倍。
  本项目工区内高压线、厂矿等干扰源较多,为了采集到高质量的数据,项目部按照“七分准备三分施工”原则,工前精细踏勘和提前放样测点,详细掌握测线走向、穿越障碍物和干扰源分布情况,对每一个干扰源附近的测点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施工方案均可行有效,达到开工时最理想状态。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重点做好过程控制,具体量化每个生产工序的指标,施工过程中过程中严格按照指标要求执行,每个小组都按照标准流程执行,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工区干扰大,为了采集到优质的数据,提高信噪比是关键,为此项目部采取了两个办法提高发射信号强度,一是科学延长发射源AB极长度,增强发射信号强度;二是加大投入,将发射电极布设在耕地中,这样比布设在戈壁滩上电阻大大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发射电流,大大增强了发射信号。
  公司领导非常重视项目施工质量,多次下基层到达本项目,跋山涉水到野外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和安全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指导野外施工生产质量的提高和安全生产的保障。
  二、预防为主保障施工安全
  本项目采用的是时频电磁法勘探,发射电压高达1800V,且AB发射电缆线至少7km以上,属于高压长距离施工,同时工区村庄密集,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目前小孩放暑假,人流密集,发射线穿多个乡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项目部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秉着“预防为主”的原则,项目部加大投入,安排了多名人员沿发射电缆线巡线,电极坑处时刻保持人员值守,实行安全责任制,每一段每一个路口责任到人,做到各个环节有人值守有人负责。
  目前正值夏季雨季,工区内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保障项目安全施工,项目部与伊宁县自然资源局紧密联系建立联合防治和应急救援机制,工前从伊宁县自然资源局收集了工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点,制定了可操作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预防和逃生的安全培训演练,施工过程中项目安全员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制定根据天气预报制定下一天施工计划,提早防范,保障安全施工。
  三、绿色勘探服务地方
  本次工作区伊宁县为少数民族聚集区,汉族人口仅占11%,多数居民不会说汉语,沟通交流非常困难,他们不懂我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加上新疆地区开展维稳工作,当地居民警觉性很高,发现外来陌生人,都会立即报警,这样就给我们野外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并耽误工期。为保障本项目顺利施工,开工前,项目部提前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政府进行备案,并获得伊犁州政府的支持,由工区伊宁县开具了工作协助函,并派专人帮助协调工作,为后续顺利施工提供了保障。
  为了使村民对本次时频勘探方法有充分的了解,项目部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施工流程制作成宣传单,并附上维语的文字说明,再配合当地村支书的解释和协调,以及项目组工农协调组长王利晶面对面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村民的心中疑虑,加深村民对电法勘探的理解,引导他们支持配合勘探工作。

流火的七月,在项目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成员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在八一四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克服干扰大、气温高、地形差等不利因素,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本项目,争取在伊犁盆地获得重大油气突破,为祖国油气勘探事业做出绵薄之力。



项目组

友情链接

江苏省地质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