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平安祥和的节日。
通知指出,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易发期,各类风险隐患相对集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推动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要摸清找准重大风险,抓住关键要害,严密制定风险防范管控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措施、拧紧责任链条。
通知要求,要深化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对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实施精准治理,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城镇燃气、旅游、特种设备、渔业船舶、农机以及涉及水电气热等行业领域专项治理。严格大型活动审批,加强节日期间大型庆典和集会活动人流监控。落实节日期间停产停工和节后复产复工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春运安全管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选自应急管理部网站)
★ 12月9日,省长吴政隆主持召开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吴政隆指出,我省危化品行业风险隐患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突出短板。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深刻吸取“3·21”等重特大事故教训,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坚决保障好群众生命安全,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选自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 12月20日,在收听收看全国安全防范暨专项督查工作视频会议后,我省紧接着召开后续会议,就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樊金龙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视频会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极端负责的精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要全力配合国务院督导组在我省开展工作,充分认清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高度重视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坚决整改到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坚持条块结合,突出整治重点,因地制宜细化方案举措,确保危化品综合治理方案和27个专项整治方案落地落实,务求取得实际成效。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要带头履职,坚持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层层压实责任,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多下沉到企业、单位,务实推动隐患整治和问题整改。
樊金龙要求,当前要统筹抓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抓紧落实“3·21”事故结案工作,加快推动市县安委办实体化机构建设和运转,推进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快各类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修订工作。要进一步落实过硬措施,抓好“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紧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城市燃气、供电供热等重点领域,加大检查整治力度,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值守,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选自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安全学习】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11月29日下午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灾害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习近平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习近平指出,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要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要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系统梳理和修订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国家综合性救援力量建设,采取与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和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等方式,发挥好各方面力量作用。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打造尖刀和拳头力量,按照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序救援的原则建设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发挥高铁优势构建力量快速输送系统。要加强队伍指挥机制建设,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要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方的责任。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习近平指出,应急管理部门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要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应急救援队伍奉献很多、牺牲很大,各方面要关心支持这支队伍,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信息来源:央广网)